15650282386
斜管沉淀池原理,斜管沉淀池是利用一种显着的沉降力来去除水中悬浮物的处理结构。在污水处理、生物处理和后处理等方面,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设备之一。
一、设备概述
斜管沉淀池利用沉淀原理可除去水中的无机杂质,初沉池利用沉淀原理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质,二沉池利用沉淀原理可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,使污泥浓缩,在处理范围内对二沉池出水进行絮凝反应后,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。
沉积池分为入水区、沉积区、缓和区、污泥区、出水区五个部分。进、出水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积池,防止短流和湍流对沉积牛群的不利影响,共同减少死水区,提高沉积池的容积利用率;沉积区又称为沉积区,即沉积池的工作区,足以将沉积颗粒与废水分离;污泥区是污泥储存、浓缩和排放的区域;缓冲区是分隔沉积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,以确保沉积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次浮动。
二、设计参数
(1)斜板(管)之间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,斜板(管)长一般在1.0-1.2m左右;
(2) 斜板的上层应有0.5-1.0m的水深,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.0m。斜板(管)下为废水分布区,一般高度不小于0.5m,布水区下部为污泥区;
(3) 池出水一般采用多排孔管集水,孔眼应在水面以下2cm处,防止漂浮物被带走;
(4) 废水在斜管内流速视不同废水而定,如处理生活污水,流速为3-5mm/s。
(5)斜板(管)与水平面呈60°角,斜板净距(或斜管孔径)一般为80~100mm。
三、浅池理论原理
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,池中水平流速为V,颗粒沉速为u0,在理想状态下,L/H=V/ u0。可见L与V值不变时,池深H越浅,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。若用水平隔板,将H分成3层,每层层深为H/3,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,只需L/3,就可以将u0的颗粒去除。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/3。如果池长不变,由于池深为H/3,则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v,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,也即处理能力提高3倍。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。这就是20世纪初,哈真(Hazen)提出的浅池理论。
四、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:
斜板沉淀器设备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板或斜管中进行沉淀,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动,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板(管)向下滑至池底,再集中排出。这种池子可以提高沉淀效率50~60%,在同一面积上可提高处理能力3~5倍。可根据原废水的试验数据来设计不同流量的斜管沉淀器,使用时一般都要投加凝聚剂。
斜管沉淀净水法是在泥渣悬浮层上方按装倾角60度的斜管组建,使原水中的悬浮物,固体物或经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矾花,在斜管底侧表面积积聚成薄泥层,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,继而沉入集泥斗。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。
五、优点
优点是:
①利用了层流原理,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;
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,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;
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,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。
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/(m2.h),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-10倍,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。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。优点:去除率高,停留时间短,占地面积小。
斜管沉淀池能够处理低浊度的原水水质,还能净化高浊度及低温、低浊度等原水,还具有沉淀效率高、耗矾量低、投资省、占地少、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。
更多关于斜管沉淀池的相关资料,可以关注公司官网!